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决策树习题练习答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决策树习题练习答案,麻烦给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4 01:09:35

决策树习题练习答案】在机器学习的众多算法中,决策树是一种直观且易于理解的分类方法。它通过构建一棵树状结构来进行预测和分类,广泛应用于数据挖掘、模式识别以及数据分析等领域。本文将围绕几道典型的决策树习题,提供详细的解答过程与思路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该算法的核心原理和应用技巧。

一、题目解析

题目1:

给定以下数据集,使用ID3算法构建决策树,并确定根节点。

| 特征A | 特征B | 类别 |

|-------|-------|------|

| 0 | 0 | 否 |

| 0 | 1 | 是 |

| 1 | 0 | 是 |

| 1 | 1 | 否 |

解答:

首先计算整个数据集的信息熵:

- 总样本数:4

- 类别为“是”的样本数:2

- 类别为“否”的样本数:2

信息熵公式为:

$$

H(D) = -\sum_{i=1}^{n} p_i \log_2 p_i

$$

$$

H(D) = -\left( \frac{2}{4} \log_2 \frac{2}{4} + \frac{2}{4} \log_2 \frac{2}{4} \right) = 1

$$

接下来计算每个特征的信息增益:

计算特征A的信息增益:

- 当A=0时,样本数为2(否、是)

- 当A=1时,样本数为2(是、否)

信息熵分别为:

- $ H(D_{A=0}) = -\left( \frac{1}{2} \log_2 \frac{1}{2} + \frac{1}{2} \log_2 \frac{1}{2} \right) = 1 $

- $ H(D_{A=1}) = 1 $

信息增益:

$$

Gain(A) = H(D) - \left( \frac{2}{4} \times 1 + \frac{2}{4} \times 1 \right) = 1 - 1 = 0

$$

计算特征B的信息增益:

- 当B=0时,样本数为2(否、是)

- 当B=1时,样本数为2(是、否)

同样得到:

$$

Gain(B) = 1 - 1 = 0

$$

由于两个特征的信息增益均为0,说明当前数据集无法通过单一特征进行有效划分,此时可以任选一个作为根节点,或考虑引入其他特征。

二、题目2

题目2:

使用C4.5算法对同一组数据进行决策树构建,比较与ID3的区别。

解答:

C4.5算法是对ID3的改进版本,主要区别在于:

1. 使用信息增益率代替信息增益:避免了偏向于取值较多的特征。

2. 处理连续值:支持对连续型特征进行分割。

3. 剪枝处理:防止过拟合。

对于本例中的数据,由于所有特征都是离散值,且信息增益为0,因此C4.5也会面临相同的问题。但由于其采用信息增益率,若存在多个特征具有相似增益,C4.5会优先选择增益率较高的特征。

三、题目3

题目3:

假设有一个新样本,特征A=0,特征B=0,根据上述决策树,预测其类别。

解答:

在没有明确根节点的情况下,假设我们选择特征A作为根节点:

- A=0 → 分支到子节点,此时样本为(A=0, B=0)→ 类别为“否”。

因此,预测结果为“否”。

四、总结

决策树作为一种基础而强大的分类工具,其核心在于如何选择最优的划分特征。ID3、C4.5等算法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场景。通过实际习题的练习,可以加深对算法逻辑的理解,并提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希望以上解答能帮助你更好地掌握决策树的相关知识,同时也提醒你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解而非单纯记忆。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