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郊原文翻译及赏析】《出郊》是唐代诗人王令的一首五言诗,全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离开城郊、步入自然的所见所感。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与超脱。
原文:
出郊行远道,
风露满衣裳。
山色空蒙处,
鸟声断续长。
野径无人迹,
孤云自去忙。
心随天地阔,
不觉路途长。
翻译:
走出城郊,踏上遥远的路途,
风和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
山色朦胧,仿佛笼罩在轻纱之中,
鸟儿的鸣叫声时断时续,悠远绵长。
野外的小路没有行人踪迹,
孤独的云朵自由地飘荡。
我的心随着天地一起开阔,
不知不觉间,已走过了漫长的路途。
赏析:
《出郊》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诗人通过描绘郊外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豁达。诗中“山色空蒙”、“鸟声断续”等句,营造出一种空灵幽静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与灵动。
“野径无人迹,孤云自去忙”这两句,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暗含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疏离。他选择远离尘嚣,独自行走在山野之间,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而“心随天地阔,不觉路途长”则点明了诗人内心世界的辽阔与自在,即使路途遥远,也因心境的开阔而不再感到疲惫。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王令诗歌中常见的清雅风格。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结语:
《出郊》虽篇幅短小,却意蕴丰富,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更是一次心灵的旅程。它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重新审视自我,感受自然之美,体会内心的宁静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