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原文及赏析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原文及赏析,急哭了!求帮忙看看哪里错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6 18:15:07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原文及赏析】清代文学家、书画家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他不仅以书法、绘画著称,更以诗文见长。其作品多关注民生疾苦,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便是其中一首借物抒怀、托物言志的代表作。

一、原文

> 咬定青山不放松,

> 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

> 任尔东西南北风。

二、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郑燮任职山东潍县期间。当时他因赈济灾民而得罪上级,被贬官。他在署中看到窗外的竹子,联想到自己虽身处困境,却依然坚定如竹,不随波逐流。于是写下此诗,寄给时任山东巡抚的包大中丞(即年伯),既是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也是对友人的一种倾诉与寄托。

三、诗歌赏析

1. 意象选择:竹的象征意义

诗中以“竹”为题,借竹子的形象来寄托诗人的情感和志向。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被视为高洁、坚韧、清雅的象征。它生长在岩石缝隙之间,历经风雨仍不折不挠,这种自然特性正与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心境相契合。

2.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全诗仅四句,却层层递进,步步深入。首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用拟人手法描绘竹子扎根山石,紧紧抓住山体,表现出其顽强的生命力;次句“立根原在破岩中”,进一步说明竹子生长环境之艰难,但正是在这种环境中,竹子才能更加坚韧;第三句“千磨万击还坚劲”,强调无论经历多少磨难,竹子依然挺直不弯;最后一句“任尔东西南北风”,则表现了竹子面对各种风浪时的从容与坚定。

3. 情感真挚,寓意深刻

整首诗看似写竹,实则写人。诗人借竹自喻,表达了自己虽身处逆境,但仍不失气节、不改初心的决心。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人生道路的坚定信念和对理想追求的执着。

四、艺术特色

- 拟人化手法:将竹子赋予人的意志与情感,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共鸣。

- 象征意味浓厚:通过竹子的坚韧、清雅,传达出诗人高尚的情操与坚定的品格。

- 语言凝练有力:四句诗,字字铿锵,节奏明快,富有力量感。

五、结语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虽是一首小诗,却蕴含着深厚的思想感情与艺术价值。它不仅是郑板桥个人精神的写照,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宁折不屈”的人格追求。在今天看来,这首诗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激励人们在逆境中坚守本心,勇往直前。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