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设计,急!急!急!求帮忙看看这个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6 20:13:47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和“吨”,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能正确使用这些单位进行简单的质量单位换算。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建立质量单位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估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学习兴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克、千克、吨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 难点:建立对“吨”这一较大质量单位的直观感受,能够合理运用单位进行估算和换算。

三、教学准备:

- 教具:天平、不同重量的物品(如苹果、书本、水瓶等)、电子秤、图片资料

-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图片,如一袋盐、一个西瓜、一辆汽车等,并提问:“你知道这些物品有多重吗?”

引导学生思考并说出自己知道的质量单位,如“千克”、“斤”等。接着引出本课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克、千克和吨这三个质量单位。”

2. 新知探究(15分钟)

(1)认识克

展示一个标准的1克砝码,让学生观察并用手掂一掂,感受1克的轻重。

提问:“1克有多重?你能找到生活中哪些东西大约是1克?”

引导学生举例:一颗糖、一粒米等。

(2)认识千克

出示1千克的物品(如一袋食盐),让学生感知1千克的重量。

讲解:1千克=1000克。

提问:“你家里有哪些物品是用千克来表示重量的?”

学生自由发言,如“一袋面粉”、“一个书包”等。

(3)认识吨

引入“吨”这个单位,说明它是比千克更大的单位,常用于测量较重的物体。

播放视频或展示图片,如卡车、集装箱、大象等,帮助学生建立对“吨”的直观认识。

讲解:1吨=1000千克。

3. 实践活动(15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任务如下:

- 每组领取不同的物品,使用天平或电子秤称量其重量。

- 将重量用合适的单位表示出来(克、千克)。

- 尝试将部分物品的重量换算成其他单位。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4. 巩固练习(10分钟)

完成课本上的基础练习题,如填空、选择、连线等。

例如:

- 一个苹果大约重150()。

- 一袋大米重10()。

- 一头牛大约重500()。

同时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如:“你家的冰箱里有多少千克的食物?你能估算一下吗?”

5. 总结提升(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

- 我们今天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 你在生活中哪里用到了这些单位?

教师总结:质量单位在生活中非常重要,学会使用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日常生活中的物品重量。

五、作业布置:

1. 回家后找一件物品,用合适的单位记录它的重量,并写在作业本上。

2. 完成练习册第1页的相关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

```

克、千克、吨的认识

1克 = 1000毫克

1千克 = 1000克

1吨 = 1000千克

常见物品举例:

- 1克:一粒米

- 1千克:一袋盐

- 1吨:一辆小汽车

```

七、教学反思(可选):

本节课通过多种感官体验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质量单位的基本认知。但在“吨”的理解上,部分学生仍存在抽象思维困难,今后可通过更多实物对比和生活实例加以强化。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