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中班活动教案:没有牙齿的老虎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中班活动教案:没有牙齿的老虎,蹲一个有缘人,求别让我等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7 02:53:06

中班活动教案:没有牙齿的老虎】一、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故事理解“没有牙齿的老虎”的含义,了解老虎虽然强大但也会因为缺乏某种能力而遇到困难。

2. 情感目标:引导幼儿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尊重他人,不以貌取人。

3. 行为目标: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勇敢面对自己的不足,并积极寻求帮助或改进。

二、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或PPT(《没有牙齿的老虎》)

- 老虎头饰若干

- 小动物角色卡片(如兔子、猴子、鹿等)

- 画纸、彩笔

- 音乐《小动物走路》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播放轻快的音乐《小动物走路》,带领幼儿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

提问:“你们知道森林里最厉害的动物是谁吗?”

引导幼儿说出“老虎”,并展示老虎的图片,激发兴趣。

2. 故事讲述(10分钟)

教师讲述《没有牙齿的老虎》的故事:

从前有一只老虎,它力气很大,跑得很快,可是它没有牙齿。其他动物都怕它,但它因为没有牙齿,吃不了肉,只能吃树叶。后来,它遇到一只聪明的小兔子,小兔子教它用石头磨牙,终于有了牙齿,成为了真正的森林之王。

3. 讨论与分享(8分钟)

- 提问:“为什么老虎一开始没有牙齿?它遇到了什么困难?”

- 引导幼儿思考:“如果一个人没有某样本领,会不会被别人看不起?”

-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我有时候也会觉得自己不够好。”

4. 角色扮演(10分钟)

请几名幼儿戴上老虎头饰,其他幼儿扮演小动物。

教师引导他们根据故事情节进行简单的表演,如老虎找食物、遇到小兔子等,增强对故事的理解。

5. 情感延伸(7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画出自己“没有牙齿”的地方,比如不会写字、不敢说话等,并鼓励他们说说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例如:“我不会跳绳,但我可以慢慢练习。”

6.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强,有的弱。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也要帮助别人。”

布置小任务: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讲讲“没有牙齿的老虎”的故事。

四、活动评价:

- 幼儿是否能理解故事内容,是否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

- 是否能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角色扮演和讨论。

- 是否初步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

五、活动延伸建议:

-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动物王国”主题材料,让幼儿继续探索不同动物的特点。

- 结合美术活动,让幼儿画出“有牙齿的老虎”和“没有牙齿的老虎”的对比图。

六、注意事项:

- 教师应关注个别幼儿的情绪变化,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引导。

- 故事讲述时语言要生动形象,吸引幼儿注意力。

附:故事简述(供教师参考)

《没有牙齿的老虎》是一个富有寓意的童话故事。老虎虽然外表威猛,但由于没有牙齿,无法捕食猎物,生活变得艰难。直到遇到聪明的小动物,才学会了自我提升。故事告诉孩子们:外在的强大并不等于真正的强大,内在的成长才是关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