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区活动观察记录搭积木游戏】在本次建构区活动中,孩子们围绕“搭积木”这一主题展开自由探索与合作。通过观察,发现幼儿在搭建过程中展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动手能力和社交互动方式。本次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促进了他们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活动开始时,几名孩子自发地围坐在建构区的桌边,各自挑选了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积木。有的孩子倾向于使用长条形积木搭建“桥梁”,有的则喜欢用正方体堆叠出“高楼”。在搭建过程中,部分孩子表现出较强的专注力,能够持续进行较长时间的建构,而另一些孩子则在过程中频繁更换材料或改变搭建方向,显示出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在互动方面,有两名幼儿在搭建过程中发生了小摩擦——一名孩子不小心碰倒了对方的作品。起初,双方都表现出不满,但经过教师的引导,他们逐渐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尝试共同解决问题。最终,两人决定一起合作搭建一座更大的建筑,体现了初步的合作意识和情绪调节能力。
此外,还有一些孩子在搭建过程中展现了较强的计划性。例如,一名中班幼儿在开始前先画了一张简单的设计图,然后按照图纸逐步完成搭建。这种行为反映出他对任务的理解和执行能力较强,同时也为其他幼儿提供了参考和启发。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主要扮演观察者和支持者的角色,适时给予鼓励和引导,避免过多干预孩子的自主探索。同时,通过观察记录,教师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点、发展水平以及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总体来看,本次“搭积木游戏”不仅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也在实践中提升了他们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未来,可以在建构区提供更多元化的材料,如纸板、塑料管等,以激发更多创意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