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原文、赏析】原文: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袁枚《所见》
赏析:
清代诗人袁枚的《所见》,虽仅有四句,却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生动的乡村牧童画面,展现出孩童天性中的灵动与机敏。
诗中“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两句,描绘了牧童在田野间骑着黄牛,一边放牧一边歌唱,歌声响彻林间。这里的“振林樾”三字,不仅写出了歌声的悠扬,也表现出自然环境的广阔与宁静。一个天真烂漫的牧童形象跃然纸上,仿佛让人听到了那清脆的歌声在林间回荡。
后两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则笔锋一转,刻画出牧童突然停止歌唱、屏息凝神的情景。原来他是为了捕捉树上鸣叫的蝉,顿时收敛了欢声笑语,变得专注而安静。这一瞬间的变化,既体现了牧童对自然的好奇与兴趣,也展现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行动力。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因细节的描写而富有画面感与生活气息。诗人通过一个简单的场景,传达出儿童纯真、活泼又略带狡黠的性格特征,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袁枚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捕捉诗意,《所见》正是其风格的典型体现。它不刻意雕琢,却能令人回味无穷,充分展现了古典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