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唐诗原文及鉴赏】唐代诗人杜牧,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和深沉的历史感慨著称。他在《题宣州开元寺水阁》一诗中,借景抒怀,表达了对过往繁华与现实冷落的感叹,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
原诗全文: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六朝文物草连空,
天光遥接大江东。
鸟去鸟来山色里,
人歌人哭水声中。
秋灯一点映纱巾,
夜雨萧萧落满城。
回首旧游如梦里,
江山依旧似曾经。
诗歌背景:
这首诗是杜牧在游览宣州(今安徽宣城)开元寺水阁时所作。开元寺是唐代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而水阁则位于寺内,地势高敞,视野开阔,可远眺江河山川。杜牧借此地之景,抒发了他对历史兴衰、人事变迁的感慨。
逐句赏析:
“六朝文物草连空”
开篇点明主题,提到“六朝”,即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王朝,这些曾辉煌一时的政权如今早已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诗人以“文物草连空”形容昔日的繁华已化为荒草,一片空旷,暗示历史的无情与时间的残酷。
“天光遥接大江东”
这一句描绘的是水阁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天光与大江相接,形成一种辽阔的空间感,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豁达与对天地自然的敬畏。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这两句通过对比“鸟去鸟来”与“人歌人哭”,展现了自然与人事的交替变化。鸟儿自由往来,山色依旧;而人间却有欢乐也有悲伤,水声仿佛见证了一切。此句将自然的恒久与人生的短暂形成鲜明对比。
“秋灯一点映纱巾”
此处描写的是夜晚的场景,秋灯微弱,映照着诗人的衣巾,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沉思与孤独。
“夜雨萧萧落满城”
夜雨潇潇,洒落在整座城池之上,进一步渲染了凄凉、静谧的气氛,也为全诗增添了一份苍茫与哀愁。
“回首旧游如梦里,江山依旧似曾经”
结尾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回望过去的游历,恍若梦境,而眼前的江山依旧,仿佛一切未曾改变。然而,人心已非当年,物是人非,令人唏嘘不已。
艺术特色:
1. 情景交融:杜牧善于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相结合,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动。
2. 时空交错:诗中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现实的描写,时空交织,增强了作品的深度与广度。
3. 语言简练:全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虽无华丽辞藻,却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结语: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抒情之作。杜牧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唐诗中的经典之作,体现了杜牧作为一代诗人的深厚功力与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