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记承天寺夜游练习题集锦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练习题集锦,快急哭了,求给个正确方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2 21:49:10

记承天寺夜游练习题集锦】《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篇散文,以其简练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成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本文通过对一次夜晚游览承天寺的记述,表达了作者在贬谪生活中的孤寂与豁达,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篇课文,以下整理了一套涵盖字词解释、句子翻译、内容理解、写作手法分析及拓展思考等方面的练习题,旨在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一、字词积累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 念无与为乐者(念:______)

-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______)

- 怀民亦未寝(寝:______)

- 盖竹柏影也(盖:______)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______)

2. 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 欣然起行(“行”通“形”,表示动作)

- 盖竹柏影也(“盖”通“概”,大概)

二、句子翻译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三、内容理解

1. 文章开头写“月色入户”,有何作用?

2. 苏轼与张怀民为何“相与步于中庭”?他们的行为反映了怎样的心境?

3.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4. 结尾“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写作手法分析

1. 本文语言简洁,但意境深远,请结合具体语句说明其艺术特色。

2. 文章通过描写月夜景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作者在文中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内心情感?请举例说明。

五、拓展思考

1. 苏轼被贬黄州后,仍能以豁达的心态面对人生困境。你如何看待他的这种精神?

2. 如果你是当时与苏轼同游的人,你会如何回应他的感慨?

3.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在某个静谧的夜晚,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请描述一下。

六、作文训练

题目:《月下独行》

要求:以第一人称叙述一次夜晚独自漫步的经历,描写环境、心情,并表达内心的感受。可参考《记承天寺夜游》的写作风格。

结语:

《记承天寺夜游》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更是一次心灵的旅程。通过这些练习题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同时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与审美能力。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不断积累,逐步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