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江苏高考作文解析】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一如既往地延续了江苏省一贯的风格,注重对考生思维深度与语言表达能力的考察。当年的作文题为:“什么是不朽”。这一题目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思辨性,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
“不朽”是一个极具哲学意味的词语,它既可以指物质上的永恒存在,也可以指精神上的长存。在写作中,考生可以从历史、文化、人生等多个角度切入,探讨何为真正的“不朽”。例如,可以引用历史人物的事迹,如孔子、屈原、苏轼等,说明他们的思想或精神如何穿越时空,影响后世;也可以从文学作品出发,分析经典作品为何能成为不朽之作;还可以结合现实生活,思考个人的价值观与追求是否能够超越时间的限制。
在审题方面,需要注意的是,“不朽”并非仅仅是对“长久”的描述,更应强调其意义与价值。考生若只停留在表面的“时间久远”,而忽视了背后的内涵,容易导致立意浅薄。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应注重对“不朽”本质的深入挖掘,体现出一定的思想深度。
此外,2013年的作文题也鼓励考生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进行写作。这种命题方式不仅有助于考生发挥个性,也体现了语文教育中“以我观物”的理念。通过真实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思考,考生能够写出更具感染力的文章。
从整体来看,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既考查了学生的知识积累与语言运用能力,也引导他们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这样的命题导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人文素养,符合当前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
总之,面对“什么是不朽”这一作文题,考生应立足于自身的理解与体验,结合丰富的素材与深刻的思想,写出一篇既有内容又有深度的文章。只有这样,才能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展现出自己的写作才华与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