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儿歌小树叶教案】一、活动名称:
《小树叶》儿歌教学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儿歌《小树叶》,让幼儿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及树叶的变化。
2. 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其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幼儿在听、说、唱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节奏与美感。
三、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
- 图片(秋天的树、飘落的树叶)
- 音乐播放器(儿歌《小树叶》音频)
- 小树叶实物或图片若干
2. 环境创设:
- 教室布置成“秋天的树林”主题环境,营造自然氛围。
3. 幼儿准备:
- 提前引导幼儿观察周围树木的变化,激发兴趣。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秋天的图片,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你看到的树叶有什么变化?”
引导幼儿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看到的树叶颜色、形状等,激发他们的兴趣。
2. 学习儿歌(10分钟)
教师播放儿歌《小树叶》的音频,带领幼儿欣赏。
随后,教师逐句教唱,鼓励幼儿跟唱,注意发音清晰、节奏准确。
儿歌
> “小树叶,飘呀飘,
> 飘到地上睡大觉。
> 秋风轻轻吹过来,
> 树叶跳舞真美妙。”
3. 动作模仿(8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做动作,如:
- “飘呀飘”——双手做飘动的动作;
- “睡大觉”——坐在地上,做出睡觉的样子;
- “跳舞”——随音乐轻轻摆动身体。
通过肢体动作加深对儿歌的理解与记忆。
4. 游戏互动(7分钟)
开展“树叶找家”游戏:
教师将“树叶”贴在黑板上,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将“树叶”贴到相应的位置(如“地上”、“树上”等)。
此环节锻炼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内容,表扬积极参与的幼儿。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树叶的变化,并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五、活动延伸:
1. 在美工区投放材料,让幼儿制作“树叶贴画”。
2. 在语言区提供儿歌卡片,供幼儿自主学习与复述。
3. 结合户外活动,组织幼儿捡拾落叶,进行分类和观察。
六、活动反思:
本节课通过儿歌《小树叶》引导幼儿走进秋天的世界,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活动中结合听、说、唱、动等多种形式,增强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今后可进一步拓展相关主题,如“四季的变化”等,帮助幼儿建立更丰富的认知体系。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设计,注重趣味性与教育性的结合,适合幼儿园中班或小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