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之一】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 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
- 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这两首古诗。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理解古诗的情感内涵;
-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情感。
-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家国情怀。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历史背景资料、朗读音频。
- 学生准备:预习两首古诗,查找作者及创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古代战争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思考:“在古代,战争会给百姓带来怎样的影响?诗人又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随后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战乱时期人民情感的古诗——《示儿》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注意字音和节奏。
2. 教师示范朗读,强调停顿和重音。
3. 学生分组朗读,互相纠正发音。
(三)讲解与赏析(20分钟)
1. 《示儿》赏析:
- 作者:陆游(南宋著名诗人)
- 背景: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但壮志未酬,临终前写下此诗。
- 重点诗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分析:诗人虽已去世,仍心系国家统一,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2.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
- 作者: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 背景:安史之乱后,唐军收复失地,诗人听闻消息后喜极而泣。
- 重点诗句:“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分析:诗人因国家恢复而欣喜若狂,体现了他对国家的深切关怀。
(四)小组合作探究(15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 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 你认为这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3. 如果你是诗人,你会如何表达对国家的期望?
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适时点评并补充。
(五)拓展延伸(10分钟)
1. 播放一段关于杜甫和陆游的纪录片片段,帮助学生更深入了解两位诗人的生平。
2. 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思考“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该如何继承和发扬这种爱国精神?”
(六)总结与作业(5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古诗中的家国情怀。
2. 布置作业:
- 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 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家国情怀”的理解。
五、板书设计: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一
《示儿》——陆游
家国情怀,至死不渝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国破家亡,喜极而泣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力和感受力。今后可在教学中加入更多互动环节,进一步提升课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