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原文、翻译及赏析_李白】《九日》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虽篇幅简短,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哲思。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豁达洒脱的情怀。
一、原文
> 九日
> 唐·李白
> 今日云景好,
> 便引望古心。
> 野径云俱黑,
> 江帆风渐深。
> 秋声来何处?
> 空山无古今。
二、白话翻译
今天天气晴朗,景色宜人,
让我不禁遥望古人的心境。
小路被乌云笼罩,
江上的船帆在风中渐渐远去。
秋风吹来,声音从哪里传来?
空荡荡的山林,仿佛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
三、作品赏析
《九日》虽题为“九日”,即重阳节,但诗中并未直接描写登高、赏菊、饮酒等传统习俗,而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
首句“今日云景好,便引望古心”,点明了诗人面对眼前美景时,思绪飞向古代,感叹古今变迁之快。接着,“野径云俱黑,江帆风渐深”两句,以苍茫的自然景象烘托出一种孤寂与深远的意境,暗示人生如江上行舟,风雨兼程,难以预料前路。
后两句“秋声来何处?空山无古今”,则将全诗推向一个哲学性的高度。秋声无形,却能触动人心;空山寂静,却包容万古。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看淡生死的态度,体现出李白一贯的浪漫主义情怀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四、结语
《九日》虽然篇幅不长,却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那种“天人合一”的审美追求。它不仅是对重阳佳节的诗意回应,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读此诗,仿佛置身于一片静谧的山林之中,感受到那份超越时空的宁静与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