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谣_李白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箜篌谣》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虽非其最负盛名的作品,但诗中所展现的豪放不羁、情感深沉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仍令人回味无穷。这首诗以“箜篌”为意象,借乐声寄托情感,抒发了诗人对世事变迁、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悟。
原文:
箜篌谣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赏析:
《箜篌谣》虽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但其内容与《将进酒》极为相似,甚至在某些版本中被误认为是同一首诗。不过,从风格和情感基调来看,《箜篌谣》同样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豪迈、洒脱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头以“君不见”起兴,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黄河奔流不息、人生易老的景象,奠定了全诗苍凉而激昂的情感基调。接着,诗人用“人生得意须尽欢”表达及时行乐的思想,体现出他对生命短暂的深切体会。而“天生我材必有用”则展现出他强烈的自信与乐观精神,即便在困境中也未曾放弃希望。
诗中反复出现的“饮酒”意象,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更是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李白通过饮酒来消解内心的苦闷,表达对世俗功名的不屑,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翻译:
你可曾看见,黄河之水从天边奔涌而来,一去不返;
你可曾看见,高堂明镜中映照出白发,早晨还是乌黑,傍晚却已如雪。
人生若得志,就应尽情欢乐,不要让金杯空对着月亮。
上天造就我这样的人才,必定有它的用途,即使千金散尽,也会重新归来。
宰羊杀牛,只为了快乐,一定要喝下三百杯。
岑先生,董先生,快点喝酒,不要停下手中的杯。
让我为你唱一首歌,请你仔细聆听。
钟鼓美食并不珍贵,我只愿长久地沉醉不愿醒来。
自古以来的圣贤都感到孤独,只有那些爱喝酒的人才被人记住。
昔日陈王曾在平乐宴饮,一斗酒价值千金,尽情欢乐。
主人为何说钱不够?直接拿去买酒,与我一同畅饮。
五花宝马,千金狐裘,叫孩子拿去换酒,让我们一起消除这千古的忧愁。
结语:
《箜篌谣》虽未如《将进酒》那般广为人知,但其情感真挚、语言豪放,充分展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诗中既有对生命的感叹,也有对理想的追求,更有对现实的不满与超越。它不仅是一首饮酒诗,更是一首关于人生、命运与精神自由的哲思之作。在千年之后,依然能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