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儋元锡》阅读答案】《寄李儋元锡》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李儋、元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局动荡、民生困苦的忧虑。全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唐诗中抒情写景结合得较为成功的作品之一。
原文如下:
去年花里逢君别,
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音书两寂然,
故园风雨欲何年?
劝君莫作孤鸿去,
我亦无家似断烟。
回首故山虽可望,
梦魂终不渡江天。
阅读理解与答案解析:
1.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这两句诗通过“花”这一意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长久。诗人回忆起去年在花下与友人分别的情景,如今再次看到花开,已是新的一年,表现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2. “世事音书两寂然。”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奈以及与友人失去联系的失落感。“音书”指书信,说明诗人与友人之间已经很久没有消息往来,彼此音讯全无。
3. “故园风雨欲何年?”
诗人感叹家乡的风雨依旧,但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回去。这里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隐含着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
4. “劝君莫作孤鸿去,我亦无家似断烟。”
诗人劝慰友人不要像孤鸿一样独自远行,因为自己也像断了线的烟一样,漂泊无依。这两句既是对友人的劝解,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5. “回首故山虽可望,梦魂终不渡江天。”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可以遥望故乡,但梦魂却无法真正回到那里。这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眷恋,同时也反映了现实与理想的巨大落差。
主题思想:
《寄李儋元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艰难的感慨,以及对故乡和友情的深厚情感。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如“花”、“风雨”、“孤鸿”等,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 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体现了唐代律诗的典型风格。
- 抒情与写景相结合,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总结:
这首诗不仅是一封寄给友人的信,更是一首寄托情怀、表达心志的佳作。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