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原文及翻译注音】《芣苢》是《诗经·周南》中的一篇,是一首描写劳动场景的民歌。全诗通过反复吟唱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在田野间采摘芣苢(一种野菜)时的喜悦与勤劳。以下为《芣苢》的原文、翻译、注音及相关信息的总结。
一、原文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二、注音
字 | 拼音 | 注音 |
芣 | fú | ㄈㄨˊ |
苢 | yǐ | ㄧˇ |
注:芣苢是一种常见的野菜,也叫“车前草”,常用于民间食疗。
三、翻译
原文 | 翻译 |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 采呀采呀采芣苢,轻轻采下它。 |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 采呀采呀采芣苢,把它装满筐。 |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 采呀采呀采芣苢,拾起一片片。 |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 采呀采呀采芣苢,用手轻轻捋。 |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 采呀采呀采芣苢,用衣襟兜起来。 |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 采呀采呀采芣苢,把衣角提起装。 |
四、
《芣苢》是一首节奏明快、语言质朴的劳动歌谣,反映了古代人民在田间劳作时的愉悦心情和对生活的热爱。诗歌通过重复的句式和动作描写,展现了采集芣苢的不同方式,如“采”、“有”、“掇”、“捋”、“袺”、“襭”等,生动地描绘了劳动过程中的细节。
此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为我们了解古代劳动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其结构简单但富有韵律感,体现了《诗经》中“重章叠句”的艺术特色。
五、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芣苢 |
出处 | 《诗经·周南》 |
体裁 | 民歌、劳动歌谣 |
主题 | 劳动场景、自然生活 |
特点 | 重章叠句、语言朴实、节奏明快 |
注音 | 芣(fú)、苢(yǐ) |
译文关键词 | 采、有、掇、捋、袺、襭 |
文化意义 | 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风貌 |
如需进一步探讨《诗经》中的其他篇章或相关文化背景,可继续交流。
以上就是【芣苢原文及翻译注音】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