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尿与无尿的定义】在临床医学中,少尿与无尿是评估肾脏功能和泌尿系统状态的重要指标。它们不仅反映了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还可能提示多种病理状态,如脱水、感染、肾衰竭等。了解少尿与无尿的定义及其临床意义,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并及时干预。
一、少尿与无尿的定义
概念 | 定义 |
少尿 | 指24小时内尿量小于400毫升(成人),或每小时尿量小于17毫升(儿童) |
无尿 | 指24小时内尿量小于100毫升,或连续6小时以上无尿液排出 |
二、少尿与无尿的常见原因
原因类别 | 具体原因 |
肾前性因素 | 血容量不足(如脱水、出血)、心功能不全、休克等 |
肾性因素 | 急性肾损伤、慢性肾病、肾小球肾炎、肾毒性药物使用等 |
肾后性因素 | 尿路梗阻(如前列腺肥大、肿瘤、结石)、膀胱功能障碍等 |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
- 少尿:常伴有口干、乏力、水肿、血压升高、意识模糊等症状。
- 无尿:病情更严重,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昏迷等表现。
诊断方法包括:
- 尿常规检查
- 血液生化(如肌酐、尿素氮)
- 超声检查肾脏结构
- 必要时进行肾功能评估
四、处理原则
- 病因治疗: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如补液、抗感染、解除梗阻等。
- 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进行透析。
- 监测与随访:定期复查肾功能及尿量变化。
五、总结
少尿与无尿是反映肾脏功能异常的重要临床表现,需结合病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早期识别和处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医生应重视这些症状,并及时进行相关评估与干预。
以上就是【少尿与无尿的定义】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