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古诗全诗赏析】《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月色与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洁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描写中秋月夜的经典之作。
一、全诗原文: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庭前柏树影婆娑,
月到中秋分外多。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二、
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夜晚庭院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月到中秋分外多”一句,既写出了月亮的明亮,也暗含了节日的特殊氛围;“不知秋思落谁家”则以疑问的方式,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离别的感慨和对团圆的渴望。
三、赏析要点总结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作者 | 王建(唐代诗人) |
体裁 | 七言绝句 |
创作背景 | 中秋节夜晚,诗人独处,触景生情 |
主题 | 思念亲人、感叹人生离别 |
意象 | 庭前柏树、明月、秋思 |
修辞手法 | 借景抒情、设问(“不知秋思落谁家”) |
情感基调 | 清冷、深沉、略带忧伤 |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意境悠远,情感真挚 |
四、结语:
《十五夜望月》虽篇幅短小,却蕴含深厚的情感。它不仅是一首描写中秋月夜的诗,更是一首表达人间离愁别绪的佳作。诗中“不知秋思落谁家”的设问,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盼。这种由景及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使该诗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以上就是【十五夜望月古诗全诗赏析】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