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觎字的意思】“觎”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字,常见于古文或特定语境中。它主要表示“觊觎”,即对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心怀贪念、企图占有。下面将从字义、用法、出处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字义解析
“觎”字读音为 yú,属于形声字,由“见”和“余”组成。其本义是“窥视”,引申为“觊觎”,即对他人拥有的东西心生羡慕并企图占有。
- 基本含义:觊觎,妄图占有。
- 引申含义:贪婪、非分之想、不正当的欲望。
二、用法与搭配
“觎”多用于书面语,尤其在古文或文学作品中出现较多。常见的搭配有:
- 觊觎(jì yú):指对别人的东西或地位产生非分之想。
- 贪觎:形容人贪心,渴望得到不该得到的东西。
- 垂涎三尺:虽非“觎”字直接使用,但意思相近,形容极度贪心。
三、出处与例句
1. 《左传·宣公十二年》
“楚子围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惟命是听?’……晋人惧,夜遁。楚人追之,不及。君子曰:‘郑伯能守,而晋人不能,是以败也。’”
——文中虽未直接出现“觎”字,但“觊觎”一词常用于描述类似情境。
2. 《汉书·霍光传》
“光为人沉静详审,长于计略,内修孝谨,外连诸侯,权势日隆,群臣莫敢讥议。然光亦有私心,欲自固其位,故每有所言,必先谋于诸王,以图其利。”
——此段虽未出现“觎”字,但“觊觎”之意可见一斑。
3. 现代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觎”字较少单独使用,多作为“觊觎”的一部分出现。例如:“他觊觎公司高层职位,暗中勾结他人。”
四、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汉字 | 觎 |
拼音 | yú |
部首 | 见 |
结构 | 左右结构 |
基本含义 | 觊觎,对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心生贪念 |
引申含义 | 贪婪、非分之想、不正当的欲望 |
常见搭配 | 觊觎、贪觎、垂涎三尺 |
使用场景 | 古文、文学、正式书面语 |
现代使用频率 | 较低,多作为“觊觎”组成部分 |
出处举例 | 《左传》、《汉书》等古代文献 |
五、结语
“觎”字虽不常见,但在表达“贪心”、“非分之想”时具有独特意义。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古文阅读与写作中的情感表达。在现代语言中,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觊觎”一词仍常用于描述人的心理状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