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原文】一、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诗,写于他被贬永州期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他在异乡孤独、惆怅的心境。
诗中通过“同看山”这一场景,引出对京城亲人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眷恋和对过往生活的追忆。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柳宗元抒发思乡之情的代表作之一。
二、诗歌信息表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
作者 | 柳宗元(唐代) |
体裁 | 七言绝句 |
创作背景 | 被贬永州期间,思乡之情浓厚 |
主题 | 思念京城亲人,表达孤独与惆怅 |
写作手法 |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
关键意象 | 山、云、风、远望、故园 |
情感基调 | 悲凉、忧郁、思乡 |
诗中人物 | 诗人自己、浩初上人、京华亲故 |
诗中地点 | 永州、京城 |
诗句节选 |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
三、简要分析
柳宗元在永州时,远离朝廷,生活孤寂,常借自然景物寄托情怀。此诗以“同看山”起笔,看似写景,实则引出对京城亲人的牵挂。诗中“割愁肠”一句,将山的险峻与内心的痛苦相联系,极具感染力。
“若为化得身千亿”更是诗人强烈思乡情绪的体现,表现出一种无法实现的愿望,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四、结语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是一首充满思乡之痛的佳作,展现了柳宗元在逆境中的情感世界。它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遭遇,也折射出古代文人在仕途失意时普遍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