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揖盗的意思解释】“开门揖盗”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种自取灭亡的行为。字面意思是“打开门迎接强盗”,比喻自己主动让敌人或危险进入自己的范围,从而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因疏忽、轻信或贪婪而招致祸患的人。
一、成语详解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开门揖盗 |
拼音 | kāi mén yī dào |
出处 | 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晋人执季子,使归于秦,曰:‘此非吾所及也。’遂以与秦,秦人弗知,乃入其国,门者弗止,遂入,杀之。”后世引申为“开门揖盗”。 |
释义 | 比喻自己主动引入敌人或危险,招来灾祸。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作谓语、宾语、定语等。 |
近义词 | 自投罗网、引狼入室、开门纳寇 |
反义词 | 闭门谢客、防患未然、严防死守 |
语法结构 | 动宾结构(动词+名词)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工作管理 | 公司没有做好安全防护,结果被竞争对手窃取机密,简直是开门揖盗。 |
家庭关系 | 她对朋友太过信任,把家里的贵重物品都交给他保管,简直是开门揖盗。 |
国际关系 | 某国在外交上过于松懈,允许敌对势力进入国内,这无异于开门揖盗。 |
三、常见误区
1. 误用对象:有人将“开门揖盗”用于形容别人对自己不好,其实该成语强调的是“自己主动招惹祸端”,而非他人加害。
2. 感情色彩:该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通常用于批评错误行为,不宜用于中性或褒义场合。
3. 搭配不当:如“他开门揖盗地接受了对方的提议”是不合适的,应改为“他轻率地接受了对方的提议,犹如开门揖盗”。
四、总结
“开门揖盗”是一个具有强烈警示意义的成语,提醒人们要警惕外部威胁,避免因一时疏忽或轻信而招致严重后果。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都应该保持警觉,防范潜在风险,切勿因小失大。
以上就是【开门揖盗的意思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