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华歆王朗翻译及原文】《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期刘义庆所编的一部志人小说集,内容多为魏晋时期名士的言行轶事,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其中“华歆王朗”一章,讲述了两位魏晋名士在危难之时的不同选择,体现了他们的品德与操守,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一、原文
>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不许?”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而上。后贼追至,朗欲舍所携者。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不听。
二、翻译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躲避战乱,有一个人想搭他们的船,华歆起初犹豫不答应。王朗说:“船还宽敞,为什么不让他上来呢?”华歆说:“我之所以犹豫,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受了他托付的请求,怎么能在危急时抛弃他呢?”于是带那人一起上了船。后来敌人追来,王朗想丢下那个被带上船的人。华歆说:“我当初之所以犹豫,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既然已经接受了他的托付,怎么能因为紧急情况就抛弃他呢?”于是没有听从王朗的建议。
三、总结与对比
| 人物 | 行为表现 | 品德体现 | 教育意义 |
| 华歆 | 初期犹豫,但最终坚持承诺 | 重信义、有责任感 | 做事需谨慎,一旦承诺就要负责到底 |
| 王朗 | 初期同意,后期想背弃 | 缺乏坚定立场 | 面对危机时应坚守原则,不可因一时便利而失信 |
四、启示
“华歆王朗”这一故事虽然简短,却深刻揭示了人性在危难时刻的真实面貌。华歆的坚持与责任,展现了君子应有的风范;而王朗的动摇,则反映出人在压力下的脆弱。这则故事提醒我们:做人要有诚信,做事要讲原则,尤其在关键时刻更不能因私利或恐惧而违背道义。
结语:
《世说新语》中的每则故事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人物的言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的核心价值。
以上就是【世说新语华歆王朗翻译及原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