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

2025-10-30 00:09:50

问题描述: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时间紧迫,求直接说步骤!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30 00:09:50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画家、文学家,以清廉正直、关心民生著称。他在任江苏知县期间,曾面对灾荒年景,果断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体现了其“为民请命”的精神。以下是对《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的翻译及总结。

一、原文节选(出自《清史稿·郑燮传》)

> “时大旱,米价腾贵,民多饿死。板桥曰:‘民为邦本,安得不救?’遂发仓廪,赈饥民。”

二、白话翻译

当时正值大旱,粮食价格飞涨,百姓很多人饿死。郑板桥说:“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怎么能不救助呢?”于是他打开官仓,发放粮食,救济饥饿的民众。

三、与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文章标题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
作者 清代史书《清史稿·郑燮传》
背景 大旱导致粮食短缺,百姓受苦
人物 郑板桥(清代官员)
事件 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核心思想 以民为本,勇于担当
语言风格 简洁明了,注重实情
历史意义 展现古代官员的仁政理念

四、总结

郑板桥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没有因循守旧或推诿责任,而是果断采取行动,开仓放粮,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正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理想人格的体现。他的行为不仅赢得了百姓的爱戴,也为后人树立了清官廉吏的典范。

通过这段文言文的翻译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郑板桥的人格魅力及其对民生的关注,也反映出古代中国政治文化中“民本”思想的重要性。

以上就是【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