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买臣休妻典故原文】朱买臣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官员,以“休妻”一事闻名后世。这一典故出自《汉书·朱买臣传》,讲述了他早年贫困时与妻子崔氏离婚,后来功成名就后重逢的情节,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婚姻与地位变化的关系。
一、典故总结
朱买臣出身贫寒,靠砍柴为生,但胸怀大志,常在柴担上诵读经书。他的妻子崔氏因生活困苦,无法忍受长期的贫穷,最终提出离婚。朱买臣虽不舍,但并未挽留,于是崔氏另嫁他人。后来朱买臣因才学被举荐入仕,官至会稽太守。当他衣锦还乡时,崔氏得知消息,羞愧难当,请求复合。朱买臣却拒绝了她,只留下一句“我岂能负心?”便不再相见。
这个故事在后世被广泛引用,常用来警示人们不要因一时之难而轻言放弃,也反映出古代社会对夫妻关系的现实态度。
二、原文摘录(《汉书·朱买臣传》)
> “买臣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从人贷钱。其妻亦怨,曰:‘君贫如此,何不自求富贵?’买臣曰:‘吾终当贵,不忧贫也。’妻怒,去之。后买臣得官,遂拜会稽太守。其前妻闻之,乃往见买臣,曰:‘妾有罪,愿复为妾。’买臣曰:‘我岂能负心?’遂不纳。”
三、典故内容对比表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人物 | 朱买臣、崔氏(原配) | 
| 出处 | 《汉书·朱买臣传》 | 
| 背景 | 朱买臣早年贫困,靠砍柴为生,专心读书 | 
| 事件 | 崔氏因生活困苦,提出离婚,朱买臣未挽留 | 
| 结果 | 朱买臣后来做官,崔氏请求复合,被拒 | 
| 寓意 | 夫妻情义、贫贱与富贵、坚持与放弃 | 
| 影响 | 成为后世文学、戏曲常用题材 | 
四、结语
朱买臣休妻的故事虽然简短,却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它不仅展现了个人奋斗与命运的转折,也揭示了婚姻中现实与情感的复杂关系。在今天看来,这一典故仍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文化价值。
以上就是【朱买臣休妻典故原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