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的意思永乐大典的解释永乐大典造句】《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一部规模宏大的类书,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百科全书之一。它由明成祖朱棣主持编纂,成书于1408年,是明代初期最重要的文化工程之一。以下是对“永乐大典”的意思、解释以及相关造句的总结。
一、永乐大典的意思
“永乐”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的年号,“大典”则指重要的典籍或文献汇编。因此,“永乐大典”可以理解为“在永乐年间编纂的重要典籍”。
二、永乐大典的解释
《永乐大典》是一部集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文学、科学等多方面内容于一体的大型类书。它由解缙、姚广孝等人主持编纂,历时四年完成,共22877卷,约3.7亿字。其特点是:
- 内容广泛:涵盖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医卜术数、诗词歌赋等。
- 分类系统:按韵、部、类进行分类,便于检索。
- 抄写精美:采用楷书誊抄,装订考究,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然而,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原书大部分散佚,现存极少,成为中华文化史上的一大遗憾。
三、永乐大典造句
| 句子 | 说明 |
| 明朝时期编纂的《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庞大的类书之一。 | 介绍《永乐大典》的历史地位。 |
| 虽然《永乐大典》已经大部分失传,但它对后世的文献整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 强调其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 |
| 学者们通过对《永乐大典》残卷的研究,得以了解古代许多失传的典籍。 | 展示其学术研究价值。 |
| 编纂《永乐大典》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体现了当时国家的文化实力。 | 突出其工程规模与国家支持。 |
四、总结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名称 | 永乐大典 |
| 含义 | 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重要典籍 |
| 编纂时间 | 1408年(明成祖时期) |
| 编纂者 | 解缙、姚广孝等 |
| 规模 | 22877卷,约3.7亿字 |
| 特点 | 内容广泛、分类系统、抄写精美 |
| 现状 | 大部分散佚,现存极少 |
| 文化价值 | 中国最早百科全书之一,具有重要历史与学术意义 |
如需进一步了解《永乐大典》的具体内容或相关研究,可参考古籍文献或现代学者的专题论述。
以上就是【永乐大典的意思永乐大典的解释永乐大典造句】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