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意义,培养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 通过手工制作等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增进亲子关系,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
二、活动准备
1. 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关的端午节故事和图片资料。
2. 准备制作粽子所需的材料,如糯米、粽叶、绳子等。
3. 准备一些简单的手工材料,用于制作龙舟模型。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 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端午节的意义。
- 展示端午节的相关图片,帮助幼儿建立直观印象。
2. 主体活动(30分钟)
- 制作粽子:教师示范如何包粽子,并指导幼儿尝试自己动手操作。
- 制作龙舟模型:利用彩纸或其他材料,与家长一起完成龙舟模型的制作。
3. 总结分享(10分钟)
- 邀请几位小朋友上台分享他们的作品以及对端午节的理解。
-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重点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四、注意事项
- 在准备材料时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使用尖锐或易碎物品。
-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教师需要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 活动结束后要组织好清理工作,保持教室整洁。
五、延伸活动
可以将此次活动的照片或者作品布置成班级展览区,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时也可以邀请其他年级的小朋友参观学习,扩大影响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