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middot及大司命原文及赏析)】《九歌·大司命》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所作的《九歌》中的一篇,属于祭祀神灵的乐歌之一。在《九歌》中,“大司命”是掌管人间生死、命运的重要神祇,象征着生命的主宰与命运的安排。这首诗通过庄重而神秘的语言,表达了对大司命的敬畏与祈求。
一、原文
> 《九歌·大司命》
> 乘雷车兮荷盖,
> 载云旗兮飞扬。
> 帝子降兮北渚,
> 目眇眇兮愁予。
> 灵偃蹇兮姣服,
> 芳菲菲兮袭予。
>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
> 长夜漫漫兮何其旦。
> 世溷浊而不清兮,
> 奚不改乎此度?
> 乘风载云兮归去来,
> 神人相隔兮不可言。
二、赏析
《九歌·大司命》以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怨的语调,描绘了诗人对大司命这一神祇的崇敬之情。全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和宗教氛围。
首句“乘雷车兮荷盖,载云旗兮飞扬”,形象地描绘了大司命降临的场景:他乘坐雷车,身披荷叶之盖,云旗高扬,气势非凡,展现出神祇的威严与神圣。接着“帝子降兮北渚”,点明大司命从北方降临,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目眇眇兮愁予”一句,表现出诗人面对神灵时的渺小与无助,也暗示出人生无常、命运难测的主题。而“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袭予”则进一步渲染了神灵的美丽与庄严,使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后几句“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长夜漫漫兮何其旦”则是诗人内心的独白,表达出在黑暗与迷茫中对光明与希望的渴望。最后“世溷浊而不清兮,奚不改乎此度?”则带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味,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人心不古的忧虑。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屈原对神灵的敬畏,也寄托了他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通过对大司命的描写,屈原传达出对生命、命运以及人类处境的深刻思考。
三、结语
《九歌·大司命》作为《九歌》中的一篇,不仅是对神灵的祭祀之作,更是屈原思想情感的集中体现。它融合了神话、宗教与哲思,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那种对命运的敬畏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