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咨询个案辅导记录表】学生姓名:李小萌(化名)
性别:女
年龄:9岁
年级:三年级
班级:三(2)班
辅导日期:2025年4月5日
辅导地点:学校心理辅导室
辅导教师:张老师
一、基本情况
李小萌同学性格内向,平时在课堂上较为沉默,与同学之间的互动较少。近期老师反映她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质量下降,情绪波动较大,时常表现出焦虑和不安的情绪。
家长反馈称,孩子在家也经常独自一人,不愿意与家人交流,偶尔会因小事发脾气,甚至出现失眠的情况。
二、问题表现
1. 情绪方面:容易紧张、焦虑,尤其在面对集体活动或需要发言时,表现出明显的回避行为。
2. 人际关系方面:与同学关系疏远,缺乏朋友,常被同学误解为“不合群”。
3. 学习方面:上课听讲效率低,作业书写潦草,成绩有所下滑。
4. 家庭关系:与父母沟通较少,家庭氛围较为压抑,父母工作繁忙,陪伴时间有限。
三、辅导过程
本次辅导以建立信任关系为基础,采用倾听与引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 初步接触:通过轻松的话题引入,如“你最近有没有特别开心的事情?”让李小萌逐渐放松,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2. 情绪识别:引导她说出自己的感受,帮助她识别并命名情绪,如“你觉得现在是不是有点害怕?”
3. 认知调整:帮助她认识到自己在某些情境下的不合理想法,例如:“我觉得别人不喜欢我,所以我不和他们说话。”
4. 行为训练: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与同学互动的场景,鼓励她尝试主动交流。
四、辅导效果
经过一次辅导后,李小萌的情绪状态有所改善,开始愿意与辅导老师分享一些内心的想法。她表示“原来不是所有人都讨厌我”,并表示愿意尝试与同学多交流。
同时,家长反馈孩子在家中的情绪更为稳定,愿意与父母进行简单对话,睡眠情况也有好转。
五、后续计划
1. 继续跟进李小萌的情绪变化,定期进行心理辅导。
2. 鼓励其参与班级集体活动,增强自信心。
3. 与班主任及家长保持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4. 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引入家庭辅导或亲子沟通课程。
六、备注
本记录仅用于学校内部心理辅导档案管理,未经允许不得外传。所有信息均严格保密,保护学生隐私。
辅导教师签名:张老师
日期:2025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