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宾至》唐诗鉴赏】唐代诗人杜甫,以其沉郁顿挫的风格和深沉的历史情怀著称。他的作品不仅记录了个人命运的起伏,也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在众多诗作中,《宾至》一诗虽不如《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样广为人知,却同样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宾至》全诗如下:
> 贱子何聊赖,疲病客殊方。
> 一径野花落,孤村人语喧。
> 稚子牵衣问,老妻扶杖行。
> 频年客异域,未得返故乡。
> 有客从远道,来寻我旧踪。
> 欣然延入室,杯酒话相逢。
> 感念平生志,空怀济世功。
> 但愿君心似我心,莫教离别泪成行。
这首诗以“宾至”为题,描写的是诗人接待一位远方来客的情景。通过这一日常场景,杜甫表达了对人生漂泊、家国离乱的深切感慨。
诗的开头“贱子何聊赖,疲病客殊方”,点明了诗人当时的处境:身在异乡,身心俱疲,生活困顿。这里的“贱子”是自谦之词,透露出一种无奈与辛酸。接着,“一径野花落,孤村人语喧”,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宁静的乡村景象,野花凋零,村落中传来人声,显得格外寂寥。这种环境描写不仅渲染了氛围,也为后文的“宾至”做了铺垫。
“稚子牵衣问,老妻扶杖行”,进一步刻画了家庭的温馨与生活的艰难。稚子牵衣、老妻搀扶,展现出一个普通家庭的真实生活图景,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牵挂与责任。
“频年客异域,未得返故乡”,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无法归乡的痛苦。这种情感贯穿全诗,成为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有客从远道,来寻我旧踪”,点明了“宾至”的主题。客人远道而来,寻找诗人的旧迹,这一情节看似寻常,实则暗含深意。它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过往生活的怀念。
“欣然延入室,杯酒话相逢”,写出了诗人热情待客的态度,表现出他虽身处困境,仍不失人情味。然而,“感念平生志,空怀济世功”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理想未能实现的遗憾。他一生忧国忧民,却始终未能施展抱负,这种失落感在诗中自然流露。
最后两句“但愿君心似我心,莫教离别泪成行”,则是诗人对客人的深情寄语。他希望对方能理解自己的心境,不要因离别而悲伤。这不仅是对客人的安慰,也是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总体来看,《宾至》是一首情感真挚、语言质朴的诗作。它通过对一次普通会面的描写,展现了杜甫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生活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的执着;既有对亲人的牵挂,也有对友人的温情。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因真实而动人,体现了杜甫诗歌一贯的“诗史”风格。
在唐诗中,《宾至》虽不显赫,但却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人生感悟,成为杜甫诗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篇佳作。它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遭遇,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共同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