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教室里弥漫着紧张而兴奋的气息。我们班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辩论会,主题是“小学生是否应该参加课外补习班”。我被分到了正方,支持“应该参加课外补习班”,而反方则认为“不应该”。
辩论开始前,我们小组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我们查阅了相关资料,整理出了许多有力的论据:比如课外补习可以帮助我们巩固课堂知识、拓展视野、提高学习成绩等。同时,我们也预判了对方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比如“补习班会不会增加学习负担?”、“会不会影响兴趣发展?”等等。
随着老师一声“开始”,气氛瞬间热烈起来。正方率先发言,我作为一辩,站起来大声说道:“我认为小学生应该参加课外补习班,因为它们可以弥补课堂上的不足,帮助我们在竞争中保持优势。”我的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了掌声。
反方也不甘示弱,他们列举了大量例子说明过度补习可能带来压力,甚至影响身心健康。他们的观点也引起了大家的思考。
接下来是自由辩论环节,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有时声音洪亮,有时语速加快,大家都全神贯注地倾听和回应。虽然观点不同,但我们都表现得非常有礼貌,尊重对方的意见。
最后,老师对我们的表现进行了点评,肯定了我们的努力,并鼓励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思考、多表达。虽然我们没有赢得比赛,但这次辩论让我学到了很多,也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和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这次辩论会不仅锻炼了我的表达能力,也让我更加理解了“思辨”的意义。它让我明白,面对一个问题,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最重要的是要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